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山东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更新:2023-09-22 02:01:09 欢迎来到公海,欢迎来到赌船!

一、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山东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根据2020年山东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山东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最低录取分为489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92348名。

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招生省份科目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录取数省控线
河北文科2020本科506362220465
河北理科2020本科4911249530415
山西文科2020本二B480226820469
山西理科2020本二B449912130449
内蒙古文科2020本二A486114202437
内蒙古理科2020本二A397410714333
辽宁文科2020本科532130604472
辽宁理科2020本科4765247810359
吉林文科2020本二A48294108371
吉林理科2020本二A439365188336
黑龙江文科2020本二A434153810356
黑龙江理科2020本二A401574220301
山东不限20201段48919234814449
河南文科2020本二517491744465
河南理科2020本二4921843458418
湖北文科2020本二480270902426
湖北理科2020本二461877316395
湖南文科2020本二531293860526
湖南理科2020本二478985080464
广西文科2020本二417342990381
广西理科2020本二408911240353
重庆文科2020本二512169842443
重庆理科2020本二470566826411
四川文科2020本二496359180459
四川理科2020本二4831291970443
贵州文科2020本二507218234463
贵州理科2020本二434794788384
云南文科2020本二519228376480
云南理科2020本二481646806440
云南理科2020本二----0440
云南文科2020本二----0480
陕西文科2020本二491214712405
陕西理科2020本二424818414350
甘肃文科2020本二484171800439
甘肃文科2020本二459253480439
甘肃文科2020本二454270650439
甘肃文科2020本二418399920439
甘肃理科2020本二407641890372
甘肃理科2020本二393722310372
甘肃理科2020本二392727830372
甘肃理科2020本二3321009310372
青海文科2020本一45429856439
青海理科2020本一386104994352
宁夏文科2020本二50744946451
宁夏理科2020本二418153434368

三、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内地通往藏区的门户——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

学校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84年10月。1986年5月16日,时任胡耀邦同志在甘南视察时亲笔题写了校名。2009年3月,学校升本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2013年5月,确定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

学校占地千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1.28万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5.60万方米,实验实训室总面积3.39万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8.08亿多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0.15亿元;馆藏各类图书222.3万册,纸质图书80.3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48个,校外实训实基地129个。校园网实现全覆盖。

学校现有教职工726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2%;教授53人,副教授16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85%;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才3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园丁奖”13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8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人。

学校招生以甘肃为主,面向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18个省区。现有各类普通在校学生10554人,由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等2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68%,是内地藏族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53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涵盖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建有1个国家级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9门,获省、厅级教学成果奖26项。建有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现有甘肃省藏文古籍文献编译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站、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心、高寒生态系统研究所等12个研究机构。升本以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101篇,其中在SCI、EI、CSSCI分别收录22、49、104篇;授权专利142项;出版专(译)著99部,教材118部;承担科研项目307项,其中国家及部委项目25项、省级项目38项、厅级项目45项、横向项目18项、校级科研项目181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2项。

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立足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了“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确定了跨越建设,转型发展、深化内涵、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明确了发展目标。

办学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紧紧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紧围绕自身实际和差异优势,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保证,完善培养体系,突出办学,拓展办学功能,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应用型转型步伐,提高办学水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内高水有的应用型民族大学。

办学定位:在服务面向上,立足藏区,面向全省及周边民族地区;在办学科类上,以教师教育为主,兼顾本地区特殊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办学层次上,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努力培养充分适应民族地区要求的“政治可靠、扎根基层、业务适切”的和接班人。

办学:民族师范教育: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突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做强以民族基础教育为主要方向的教育学科。藏区文化:发挥甘南作为安多藏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做强藏文化学科,将学校建设成为安多藏区文献典藏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形成体现藏区社会文化特点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高原经济:以服务区域的支柱产业为导向,做强高原生态与民族区域经济学科,形成一批与高原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为藏区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建校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立足高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台、文化传承的窗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阵地的作用,先后为民族地区培养2万余名合格人才,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2014年学校两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命名为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3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第十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最新图文

吉林大学在青海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18 06:0:02

吉林大学在宁夏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18 23:0:55

吉林大学在内蒙古省2020年

时间:2023-09-21 04:0:31

吉林大学在辽宁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21 13:0:3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