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山东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更新:2023-09-21 13:28:10 欢迎来到公海,欢迎来到赌船!

一、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山东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根据2020年山东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山东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最低录取分为46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242649名。

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招生省份科目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录取数省控线
北京2020本科440368890436
天津物或化2020本科B476409821476
天津物或史或地2020本科B470420521476
天津不限2020本科B464430448476
天津2020本科B4574417510476
河北文科2020本科485476700465
河北理科2020本科4661472240415
山西文科2020本二C425154920400
山西理科2020本二C387423740370
内蒙古文科2020本二A439189303437
内蒙古理科2020本二A333569267333
辽宁文科2020本科5061843811472
辽宁理科2020本科4227669424359
吉林文科2020本二A410196304371
吉林理科2020本二A3605698516336
黑龙江文科2020本二A398217940356
黑龙江理科2020本二A364706420301
上海不限2020本科401362905400
江苏理科2020本二31814317232313
江苏文科2020本二293474978284
浙江不限20202段495--0495
浙江不限20203段279--0279
浙江不限20201段----0594
安徽文科2020本二509432283499
安徽理科2020本二4491422687435
福建理科2020本科413829980402
福建文科2020本科----0465
江西文科2020本二488422960488
江西理科2020本二468986950463
山东不限20201段46424264930449
河南文科2020本二4917253811465
河南理科2020本二45323964132418
湖北文科2020本二440401249426
湖北理科2020本二41611102521395
湖南文科2020本三512399340501
湖南理科2020本三4431260750433
广东文科2020本科4795923810430
广东理科2020本科45016815942410
广西文科2020本二385489970381
广西理科2020本二3671197710353
海南物或化2020本科514258391463
海南物或史或地2020本科497296093463
海南不限2020本科4962980024463
海南2020本科4833259612463
重庆文科2020本二4752752610443
重庆理科2020本二4267663640411
四川文科2020本二477509620459
四川理科2020本二4631508550443
贵州文科2020本二487325439463
贵州理科2020本二40510814434384
云南文科2020本二48441373430480
云南理科2020本二441913291587440
陕西文科2020本二4563440915405
陕西理科2020本二39010533548350
甘肃文科2020本二460250130439
甘肃理科2020本二384771350372
青海文科2020本二41551887401
青海理科2020本二3391629518330
宁夏文科2020本二47574945451
宁夏理科2020本二3852093920368

三、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简介

办学定位:

云南领先,区域知名,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学科专业定位:

以工科类专业为骨干,以经管、法学类专业为羽翼,以语言、教育类专业为桥梁,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专业素养、优良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高尚人文情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云南,面向产业,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昆明理工大学申办、云南省国有大型企业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云南省教育厅审核、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独立学院,下设6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39个本科专业,现有高新、空港2个校区,校区占地总面积1200余亩,在校学生11000余名,教职工700余人。学校现有图书资料88.9万册,37个校内实践基地61间实验室,137个校外实实训及联合培养基地,设有云南省国资委干部培训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

学校2015年获批“云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云南省优势民办本科院校”、2017年获批“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等重点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的推进,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以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主动服务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云南工业人才、中高层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的服务面向定位。同时以“错位发展”的理念为引领,以工科专业为骨干,以经管、法律类专业为羽翼,以语言、教育类专业为桥梁,以道德、情怀教育和文体教育为保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主动融入“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开展新工科建设,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科建设水,全方位推进现代应用型大学建设,努力建成云南领先,区域知名,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社会声誉与影响稳步提高,2014年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群获批"云南省转型发展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2015年在云南省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水评估中,我校被评为"A级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群获批"云南省实验实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云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建筑工程类专业群获批“云南省教育厅第五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018年这两个专业群又分别获批“云南省高校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等重大建设项目。学校共有32个本科专业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坚持以,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高教40条》精神,以“立德树人”,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以“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务实创新、追求卓越”为办学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强化国际化办学,强化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多样性应用型人才。同时推行学分制管理,开辟辅修第二专业,逐步构建了多样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证培养、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培养、国际交流培养、辅修第二专业培养、企业定向培养、交换生培养、本硕直通车),以满足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

学校已建成一支由1名云岭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领衔,老中青结合、专兼职结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倡导教师立德树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目前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中达42%,“双师型”教师达4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1%,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大学的教师占75%,教师队伍具有优良的理工类高校影响力和教育教学声誉,保障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学校集中专业优势,支撑相关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以优势专业构建了以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化技术(BIM技术)为引领、服务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工程类专业群;以校企合作、探索推行实施“新工科”工程教育新模式、服务信息产业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群;以服务路网建设为基础的交通机械类专业群,以校企深度融合、订单式培养为模式、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群;以服务能源网建设为基础的能源工程类专业群。同时,构建了语言类,法学类专业群,为相关产业的全面配套提供了较强的人才保障与支撑,专业群建设与“一带一路”、国家中西部和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重点产业布局匹配度高。

学校充分利用举办方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和投资方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有大型企业的实践基地、双师型教师资源优势,学校适时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强化学科优势, 广泛开展与海外、省外、校企、校政、校研和校校多元化合作。现设有“云南省国资委干部培训中心”、“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EMBA联合办学点”、与云南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联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云南省未来研究会挂靠单位”、“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云南省泛亚物流研究中心”和面向东盟的“GMS中外合作法律研究咨询中心”等36个校企、校政、校校合作产学研联合单位,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校校联合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目前,学校与国外高校、机构签署协议总数已突破110项。启动、运行国际交流活动和项目已达83个,派出师生赴欧美、加拿大、韩国、日本、东南亚及台湾地区学术交流、培训深造、带薪实、一学期研修、短期访问、暑期课程學習、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本科及硕士留学等,人数达到300余人次。学校每年接待来自美国、德国、泰国、菲律宾以及台湾地区高校代表等以及海外合作院校的学者和有意向建立合作关系的校方代表到学院交流、讲学和考察访问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泰国清迈大学、泰国农业大学、菲律宾光启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到我校學習学术文化交流约350余人。学校从2014年启动汉语300句项目至今,建立了5个海外教学点,培训人数已经超过3800人,为泰国、老挝等当地的窗口行业从业人员、汉语爱好者以及中学生进行汉语培训,效果好,影响大。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重视学生政治教育工作和团学工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坚持每月举办一期“津桥讲坛”,每年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暑期学生“三下乡”活动,开展“三大文化月”,“四大双语课堂”,“五大体育赛事”,“六大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社团数达51个,涵盖科技类、语言类、时尚休闲类、体育类、表演艺术类和公益实践类6个类型,覆盖学生3000余人。学校团委连续两年获得“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为使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切实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和育人工作,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并设有“城投”等社会奖助学金,不让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辍学。

学校相继培养了荣获第一届“云南省创业省长奖”的刘尧;荣获“云南民办教育十大人物”,创办了云南长水教育投资集团的张韶维;荣获“云南省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被墨尔本大学录取的吴思思;荣获“云南省创业之星”的侯易非;创办M60文化创意园,荣获第七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的方彬;荣获第十二届“云南省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的戚盛楠等优秀学生。学生出国深造、考研升学、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也不断攀升。

津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金色之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力争在规模、质量、和品牌四个方面做大、做高、做精和做强,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云南领先,区域知名,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

最新图文

吉林大学在青海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18 06:0:02

吉林大学在宁夏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18 23:0:55

吉林大学在内蒙古省2020年

时间:2023-09-21 04:0:31

吉林大学在辽宁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21 13:0:3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