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徐老师最新收到很多同学,咨询关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录取分数线的问题,包含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录取位次以及招生人数的数据,本文徐老师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近五年的录取数据做一个完整的分析总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的历年录取分数从低到高的区间为573分至587分,录取位次在17463 至4309排名区间,四川的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可以考虑报考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905名;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463名;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562名;
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3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217名;
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251名;
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603 | 16905 | 101 | 本一 |
2022 | 四川 | 文科 | 580 | 4637 | 15 | 本一 |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606 | 17463 | 101 | 本一 |
2021 | 四川 | 文科 | 580 | 4981 | 15 | 本一 |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618 | 16562 | 102 | 本一 |
2020 | 四川 | 文科 | 573 | 4309 | 14 | 本一 |
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19 | 四川 | 理科 | 633 | 15217 | 102 | 本一 |
2019 | 四川 | 文科 | 584 | 4430 | 14 | 本一 |
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四川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18 | 四川 | 理科 | 620 | 15251 | 95 | 本一 |
2018 | 四川 | 文科 | 587 | 4467 | 12 | 本一 |
三、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六十年来,学校承载着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推进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